|
|
|
|
|
|
|
胡仁樵 |
|
|
|
|
新闻详细信息 |
|
|
|
|
《胡仁樵画集》绪言 时间:2007-6-28 20:36:27 点击次数:5021 |
《胡仁樵画集》绪言
艺术家的品格
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李焕民 题序
我和胡仁樵在上个世纪70年代相识,曾一起去阿坝州若尔盖草原深入生活,现在回忆起来,与他交往近30年之久,除了艺术话题之外几乎没有谈过别的。据他夫人说:‘仁樵昼夜不分地思考着自己的绘画艺术,在任何时候,任何地方,一有灵感冲动,顺手抓住任何可供记录的东西就画,床边总是放着艺术日记,睡觉之前,半夜醒来,想起什么就抓紧时间画下来,写下来。’足见他是一位倾毕生精力于绘画艺术的艺术家。
胡仁樵家境贫寒,自幼喜爱艺术,15岁进入四川美院附中,23岁毕业于四川美院油画专业,在校学习期间他所创作的油画《春讯》,《故乡水》,《保卫秋收》,等就参加了四川省和全国美展,这样一位优秀学员仅因‘出身不好’而被分配到新疆边远地区一个小镇,他面对戈壁荒滩,大漠孤烟生活了八年。贫困,寂寥,病痛没有使他消沉,他把艺术当成精神家园,不停探索,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后因车祸回成都治疗,病愈后调到成都铁路分局工作,他走遍全国画了不少优秀作品,于1980年被成都画院吸收为专业画家。
大家都说胡仁樵基本功好,我认为其基本功不仅是写实能力,还包括画家的审美修养,艺术的概括和表现能力。胡仁樵前期作品受苏联艺术影响,其油画肖像如《拿小手帕的姑娘》,《托腮的妇女》,强调造型的完整,简洁,色调统一,是比较典型的苏派‘银灰色调’。在油画民族化方面,他曾一度强调线的重要性,消弱明暗反差,如《银色》,《长发女郎》,具有中国工笔画的韵味。一度学习中国画的空白处理,强调空与实的对比,如《隐逝的群山》,《逝去的岁月》。当他描写少数民族时借用岩石的肌理刻画人物,如《天籁》,《大风歌》,强调力度,追求永恒感。在他后期的作品中又融进了中国画大写意及西方现代构成,用色彩,笔触直接表现他的感觉,在激情中忘我地抒发新的发现。如《影像》,《最后的自画像》,这些作品非常真实,自然,更加感人。胡仁樵说:‘我不重复他人,也不重复自己。’他不断探索新路,涉猎各种题材,实验各种表现方法,感性,理性,现实,梦幻,不断变化,不断开拓。
在主题性创作方面,1969年他创作的《东方欲晓》表现毛主席在延安指挥解放战争,破晓时分走出窑洞,站立在残雪中遥望黎明,一语双关,预示解放战争的胜利。1977年创作的《毛主席来到我的家》,画面中主席端着土碗微笑着坐在四川农家特有的板凳上,脸上透出亲切,慈祥,自然的表情,表现毛主席平易近人的风范。1985年他创作的《水平线上》刻画出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激烈运动的一触即发,静与动强烈的对比及人物背后大块的空白,留给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。1987年他创作的《长满青苔的老屋》,画面绝大部分是描写老屋顶上绿了,告知春已到来,画面右下角露出少女遥望远方的目光,被压抑的青春活力开始复苏。与这一主题相近的一大批作品如《破冻》,《童年》,《远音》,《寻梦》等,都体现出中国改革开发初期人们的一种心态,对故土的眷恋,对前景的期盼。1993年他创作的《风筝》融合中西画法,强调虚与实,平面与立体的对比,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。胡仁樵内心世界是丰富的,有孤独,寂寥,也有开阔和梦幻,如《高原云曲》,《雪松》,《雪笛》,《金秋》,《七月的旋律》,《追月》,《梦觅》等都是他内心的对真善美的个性诠释。胡仁樵从欧洲考察回国后之后,画风大变,勇敢的冲破了自己的思维定势,用油彩在画布上尽情挥洒,如《激情冲撞》,《威尼斯的桥》,《踏歌女》等一大批作品,画家自由奔放的激情表露无遗,极富冲击力。
胡仁樵是一位勤于思考,善于学习的画家,他执着而多变,不墨守成规停滞不前的追求,是艺术家难能可贵的品格。他在创作高峰期嘎然离去,令人痛惜不已。他坎坷的经历,对艺术的真诚态度,创作的上千幅作品,反映了这一代艺术家的特征,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。
|
|
|
|
|
|